创业先锋
工作指南
招聘会预定、信息发布:
电话:0371-68951004
传真:0371-68951004
联系人:吴老师
办公地点:信息大楼201房间
电子邮件:jyb11834@163.com
就业政策咨询
 咨询电话:0371-68787425
 咨询人员:高老师 樊老师
就业手续办理时间:
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00
 (节假日除外)
咨询电话:0371-68787425
办公地点:信息大楼201房间
联系人:高老师 樊老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先锋
创作路上梦想不停步——记工学院智能物联网团队

信息来源:就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18


   20145月,工学院智能物联网团队成立,小组成员由专业素质高又热衷研究的5名学生组成。6月,他们就开始准备第十二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近日,作品《物联家居智能监控插座》获省级特等奖。

   一年来,丁文权、许亚磊、王飞凡、周豪杰、李佳伟,这五名爱动手的学生,在枯燥中坚守,在挫折中前行。对此,成员丁文权只一句话“过程是痛苦的”“但取得现在的成绩,还是有一点欣慰。”他接着说。现在,荣誉过后,他们再次投入到作品研究中,为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做准备。

   环境宜人  心无旁骛              

   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的成长,环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学院电动伺服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一直致力于电气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项目研究。实验室不仅是老师的科研基地,同时也为热衷研究的学生提供了优质平台。2014年,实验室又成立了智能物联网团队,成员全部由学生组成,主要侧重家居智能化产品的研究。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他们的作品《物联家居智能监控插座》获得特等奖,并入围全国竞赛。对此,团队指导老师刘杨说:“取得好的名次,离不开学院和实验中心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怀。除了良好的科研环境,院长和书记还经常带领专家组来指导,对作品提出宝贵意见。遇到问题时,实验中心的领导也总是放下手边的事情,第一时间为我们协调。这种条件下,学生才能心无旁骛,专心研究。”

   实用当先赢在能力

   谈到刚刚获奖的《物联家居智能监控插座》作品,指导教师刘扬坦言,作品主要凭借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创意获胜。“作品来源于智慧家居的概念,是物联网领域智能家居的一个典型应用。设计理念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和需求为本,能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更多高效优质的便利,实用为先。”刘扬介绍。关于设计原理,他接着说,“当前的家电设备管理起来很繁琐,通过简单的加装这个智能插座,可以把许多室内电器连接起来,不仅能够对单个的电器终端进行安全监控,还能使所有家电实现同步协调工作。”“今后,在设计理念不变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做很多改进,让作品在功能上更完善,在视觉效果上再上一个档次。”指导教师刘杨说。

  当然,成绩的取得,除了理念先进和实用,更重要的是他们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爱动手、爱思考是团队成员们的典型特质,同时,他们基本都参加过诸如创业实践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虽然这次比赛只有丁文权和许亚磊两名学生参与,但其他学生也付出了很多,正是这些日常能力的锤炼,才能让他们在此次比赛中游刃有余。

   不误光阴坚守前行

  实验室里的每个学生都非常努力,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有时候,为了实现作品的功能、攻克一个个难题,团队成员通常都是通宵达旦。他们平时没有时间参加太多的娱乐活动,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研究和作品的构思、制作、试验、修改工作中,过程单调而乏味的,但他们乐在其中。“老师经常劝导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大好时光,毕竟,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成员许亚磊说,

   创作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但更考验他们的毅力和耐心。作品创作过程中,丁文权曾遇到zigbee协调器程序代码的故障问题,插座端口接收器上接收的数据格式总是跟预期的不对,导致数据解析失败。这样持续了几天,身心疲惫,没有什么进展,丁文权对比赛失去了信心。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一致努力下,问题被分析出来并解决,他的状态也变了过来,自信心十足。创作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但就是这样,他们一步步向前走着,直到见到成功的“曙光”。

   “目前我们正投入下一阶段的努力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作品,争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指导老师刘扬介绍。是的,正如团队口号中所提到的“挑战自我,永无止境,再接再厉,国赛夺金”,相信在开拓拼搏的黄科院精神感召下,他们也一定能一往无前,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