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感悟: 人生的路是由故事铺就的,故事是身后的一盏灯,让你看清自己的影子的同时,也能照亮自己的归途。 个人简介: 李笑,女,中共党员,舞钢大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2013年毕业于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在校期间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光荣称号,河南先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大学生IT行业创业就业联盟发起人。 正文: 创业之路,始于助人助己 “李笑不只是黄河科技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还是舞钢市大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带着100多位大学生进行暑假勤工俭学的支教活动”这是2011年8月12日舞钢市的新闻播报中的内容,这也是李笑创业之路的起点。 在黄河科技上大学的期间,李笑边创业自己交学费,边努力学习知识,图书馆,报刊室是她最常去的地方,在这里她能感到自己生命的充实,她很快乐。“大学可以无大楼,但不可以无大爱,别看黄河科技北校区小,但黄河科技的教师有大爱”,老师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她受益匪浅,在一次广告学的课堂上,李笑听到老师讲到最新的网络营销方式是SEO,这个东西很神奇,可以通过网络把信息传播给很多人,是很好营销方式,她敏锐地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个机遇,课下和老师深入探讨后,当年暑假,她的家教培训,就用了这种方式进行推广,果然效果很好,效益翻了3倍,一个暑假就盈利了近10万元。 “帮助别人,多做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是妈妈对她的教导,也是李笑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于是她想到能否成立一家公司,从专业角度教别人进行网络推广,通过网络使更多的人受益。 创业之路,成在敢为天下先 成立公司,创办企业,对于一个成年人并非易事,何况对于一个20岁大二学生?前路茫茫,且必定充满艰辛。然而这个执着的女孩并没有放弃,大三一开学,她就带上可行性方案和公司企划书找到辅导员邵老师讲了自己的想法,可是一个学生要上课,哪有时间经营公司?如果不上课,学分不够,学校又怎么能够允许毕业呢?邵老师又和她一起找到了新闻学院张仲良院长,没想到,院长听后非常支持,特批李笑在不缺课的情况下,大三下学期就可以实习了,并且联系学校就业处,给李笑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学分问题解决了,可是创业团队、创业资金这些问题又怎么解决呢?学校创业指导的老师了解到李笑的情况后,主动给予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并且提供创业场地便于办公,教育厅就业处拨款10万元专款作为李笑的创业资金。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2012年6月8日李笑的河南先度网络科技正式成立。这正是学校和学生结合起来,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迈出“敢为天下先”的成功一步。 创业之路,贵在永不言败 人生如棋,没有注定,有的是一盘迷雾,我们只有去坚定一颗不屈的心,才会看破这层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成立公司只是李笑创业之路的一小步,接下去怎么运营,怎么盈利才是重点,毕竟网络是个新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也不愿意掏钱买单,连续3个月都没接到一个单子,业务人员天天都出去跑,每天汗流浃背,李笑的脖子也晒出了血痂,一流汗就兹兹地疼,启动资金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已经有伙伴开始动摇,放弃了创业。曾经她也在问自己:坚持还是放弃?就这么结束了,承认自己失败了?然而梦想和坚持让她决定继续前行,“决不放弃,坚持到底”浮现在她的脑海,她从深圳请来营销导师,从学校请来技术导师,认真研究学习,终于在3个月零7天的时候签下了一单,实现了零的突破。现如今,公司已运营2年,每当遇到问题时她都会想起那句话,永不言败!在创业过程中,李笑发现在她所从事的IT行业,高技术人才招聘出现困难,而技术人才缺口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于是她想到和高校合作,培训相关专业的学生,并安排这些学生在中关村软件园等高科技公司就业,为社会做出她最大的贡献。 坚守梦想,永不言弃,开拓创新,实干奉献,李笑的创业不仅是她“帮助更多人”梦想的实现,也是黄河科技学院“敢为天下先”精神的体现,更是党和国家帮助学子们实现创业就业中国梦的一个实践典范。
|